首页

艾玛女王在线直播

时间:2025-05-24 06:07:57 作者:塞尔维亚商会驻中国代表处主任:中国是首选合作对象 浏览量:36176

  中新网吕梁7月18日电 (任丽娜)一排排坐落有序的科技大棚,一朵朵尽情绽放的黑木耳,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18日,记者走进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看到,“小木耳”带来产业振兴的“大钱景”,“小木耳”撑起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中阳县一排排坐落有序的科技大棚。张旭盛摄

  中阳木耳栽培自吕梁山深处、生长于天然氧吧,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被称为“黑色国宝”。凭借高海拔、低纬度、昼夜温差大、冷凉干燥的良好自然条件,当地产出的黑木耳品质接近野生品种。

  2018年,中阳县小试牛刀,在车鸣峪乡首次尝试棚栽、地栽黑木耳;2019成立黑木耳产业发展中心;2020年全面铺开、快速发展,栽植菌棒1564万棒;2021年栽植菌棒4340.4万棒;2022年年产1亿棒的心言菌棒厂正式建成投产,截至2023年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建成种植大棚1000栋,年产1亿棒的菌包生产线,7000万棒菌糠资源化利用生物质燃料生产线。

  如今,中阳县实现了本县菌棒的自给自足,2023年栽植数量达到4835万棒,全县暖泉镇、武家庄镇、下枣林乡、枝柯镇等4个乡镇均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呈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行的良好发展格局。

“小木耳”撑起中阳乡村振兴“大产业”。张旭盛摄

  短短几年,中阳县一跃成为“全国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重点联系县域”,享有“华北木耳第一县”的美誉。小小的黑木耳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产业规模“从小到大”,空间布局“从无到有”,带贫能力“从弱到强”,产业链条“从短到长”,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中阳县健全完善黑木耳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银行+保险”,以及“土地流转+农业托管”等模式,探索“订单生产+定价收购+网络销售”等联农带农模式,千方百计带动农户增收,努力打通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建设的途径,畅通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渠道,力争把产业增值环节留在农村,把产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中阳县种植4万棒(或2棚)以上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或种植户,每种植1万棒带动本县农户(监测户、脱贫户不少于60%)或村集体经济增收不少于2000元。

  通过带农益农机制的实施,2023年,中阳全县黑木耳产业带动脱贫户3948人增收,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带动210户脱贫户增收,户均增收3238元。直接带动农民1万余人,年均增收6000元。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中阳黑木耳也带动了菌棒厂、采摘园、销售、产品包装等周边产业的发展,实现产值共计5亿多元,增加固定投资4亿多元,为黑木耳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黑木耳鼓起了农民“钱袋子”。张旭盛摄

  中阳县黑木耳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辟了民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成为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

  如今,借助山西省设立特色专业镇的东风,中阳县将进一步做大规模、做亮品牌、做强龙头,贯通升级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体系,全力打造中国木耳产业发展高地,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京今天晴天为主最高气温9℃ 明天起或迎雨雪天气过程

饿了么公益事业部总经理徐昕哲介绍,饿了么已将助力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确立为平台的重点社会责任项目,并且已在上海的松江区以及普陀区验证了数字助老模式创新的可复制性。其中,普陀区通过“政府+企业+公益”的“普陀模式”,实现了托底困难老人送餐上门服务的全区覆盖。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柯思婷·佳玥:致力续写法中艺文交流史

北京4月9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不予免税清单的通知》,以完善边境贸易支持政策,优化边民互市贸易多元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河北廊坊三河市一临街商铺发生爆炸 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柬埔寨王国商务部国务秘书 宋索帕:中国在多边和区域贸易自由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行了磋商,这是对多边贸易体制在地区发挥作用的有力支撑,中国在此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支持,许多国家也在关税减让、政策和争端解决程序等方面给予了支持。此外,中国还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为世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聚力优势产业 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学员贝阿特丽切·卡里奥拉托参加了汉服巡游活动,第一次穿上汉服的她难掩兴奋之情。“我学习中文很多年了,但穿汉服还是第一次。穿上汉服、拿起团扇时,我感觉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这是一次宝贵的文化体验。”卡里奥拉托说。

太原市文物局赴同济大学推介“名都并州”

孕产妇如有猴痘暴露史或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排查,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传播和重症风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